人気ブログランキング | 話題のタグを見る

☆☆☆曇霜の文閣☆☆☆琢磨☆粹練☆精進


by frost515

■「清君側」的第一個犧牲品:晁錯

失於寡謀 死於多仇 【劉耿生】

「清君側」即清除君主身邊的奸臣,源於《公羊傳‧定公十三年》中「逐君側之惡人」之句。中國歷史上首例以「清君側」為號召的事例,發生於西漢景帝時吳王劉濞以「誅晁錯,清君側」為藉口,發動吳楚七王叛亂的事件。晁錯獻「削藩」之策招致諸侯的反叛,惹來殺身之禍,從此清君側成為一個歷史上慣用的政治口號。
楚漢相爭,劉邦為了聯合盡可能多的力量,以分化、孤立和打擊項羽,被迫封了一批異姓王。漢興,除了劉姓諸王,尚有七個異姓王。為加強皇權,劉邦先後剷除了六個異姓王,還有一個長沙王吳芮,作為漢朝與南越之緩衝。劉邦裂土封王,保留劉姓諸王,目的是讓諸王憑血緣宗族關係,拱衛中央,協助治理地方。

漢高祖倒行逆施的政策--分封諸侯
漢中央政府為防止出現東周時期的諸侯爭霸、架空朝廷,採取了一系列控制地方勢力的措施,如朝廷派太傅到各國輔政(實則監視)諸侯王;並派丞相管理諸侯國一切事務;諸侯王必須用漢法,不得違抗朝廷法令或自行立法;朝廷特別重視控制諸侯王兵權,嚴令無皇帝虎符、詔書,諸侯王不得擅自發兵;諸侯王不得擅自賜爵、赦死罪等等。但是,諸侯王有權自行任命御史大夫以下官吏,可以自行徵收賦稅、自行鑄幣、自行紀年等等,諸侯國實際上處於半獨立狀態。
公元前195年,劉邦死,子劉盈繼位,是為惠帝。他懦弱無能,不喜權術,大權在其母呂后手中,呂后大封呂姓諸侯王。公元前180年呂后死,十四個諸侯王,呂姓占八個,劉姓五個,另有一個長沙王吳姓。呂后死後,發生「周勃安劉」,誅殺呂氏一族,迎立代王劉恒為帝,是為文帝。他是劉邦中子,惠帝之異母弟,繼位時25歲。他能繼位是有背景的。劉恒生母薄氏,本魏王豹一宮女,劉邦平魏,掠薄氏於織室,一日劉邦偶來織室,見薄氏貌美,納入後宮,生劉恒。因薄氏不得劉邦寵愛,劉恒被封為代王,她獲准可以隨子去代都晉陽,因而日後竟倖免於呂后毒手。但在晉陽與劉恒也終日提心吊膽、小心翼翼,養成了劉恒「賢知溫良」、「仁慈寬厚」和「克己寡欲」的品格。
文帝在位23年,雖然德不及夏禹周文,功遜於秦皇漢祖,但他結束了諸呂造成的社會混亂,採取一系列有利於國計民生的策略,開創了「文景之治」的局面,史稱他「謙尊一生,為漢正宗」,對於漢朝強大功不可沒。他畢竟是由藩王入繼大統,在中央沒有自己的勢力,尤其諸呂被滅,權力失去平衡,劉姓諸王內部鬥爭成為主要矛盾,經常出現同室操戈、手足相殘的惡性事件。從漢朝建立到文帝登基,已27年,劉氏諸侯王占有全國62郡的47個,朝廷只有直接控制15個郡,且諸侯王累代受封、根基已深、尾大不掉,文帝十分清楚自己所處的險惡形勢,他為人謹慎,頗講策略,不動聲色,以後發制人。這主要體現在他優容謙讓吳王劉濞的做法上。
劉濞(公元前215年至前154年),沛縣人,劉邦兄劉仲之子。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6年)淮南異姓王英布謀反,劉濞時年20歲,以騎將隨劉邦出征,擊殺英布於吳越,勝利後,劉邦認為英布原封地(今江蘇、安徽和浙江)距朝廷遠,鞭長莫及,須派忠勇親信去鎮守,而劉邦自己的兒子均年少,想派劉濞去。《史記‧吳王劉濞列傳》記載了這段史實:[上患吳、會稽輕悍,無壯士以鎮之,諸子少,乃立濞於沛為吳王,王三郡五十三城。已拜受印,高帝召濞相之,謂曰:「若狀有反相。」心獨悔,業已拜,因拊其背告曰:「漢後五十年東南有亂者,豈若邪?然天下同姓為一家也,慎無反!」 濞頓首曰:「不敢。」]
政治家常有超人的觀察力,甚至有預知未來的特異功能,劉邦以劉濞「有反相」,能預見五十年後他要謀反,可能乃後人附會,也可能劉邦在警告劉濞。因劉邦諸子年少,還是封劉濞為吳王。
吳國富饒,產銅和鹽,吳王以不徵賦稅、不服徭役為誘餌,「招致天下亡命者」,使吳國人口大增,經濟發展,吳王也日益不把朝廷放眼裡。有一次劉濞子劉賢到長安,和文帝太子劉啟(後來的景帝)下棋,兩個小孩子爭吵起來,劉賢在地方上驕橫成習,對太子出言不遜、以下犯上,劉啟自恃皇太子,不能容忍,拿棋盤砸劉賢頭,劉賢當場斃命。文帝責備了劉啟,派人將劉賢靈柩送回吳國。劉濞既遭失子之痛,又生歸葬之恨,令把靈柩退回長安以示抗議,說:「天下同宗,死長安即葬長安,何必來葬為?」劉濞遣使者告文帝,以病老為由,不能上朝。文帝知道劉濞懷恨在心,問吳使劉濞身體狀況如何,吳使說:「王實不病。」文帝要責治劉濞,吳使說:《文子》上有「察見淵中魚,不祥」之語,是說仔細觀察淵中魚,魚就要倒楣了。暗示文帝急於瞭解吳王隱私,吳王會感到自己大禍臨頭,「恐上誅之」,可能「狗急跳牆」。文帝是仁君,明白吳王失子,極易引起人們同情,遂強忍下這口氣,反而賜給劉濞几杖,允許他不必上朝,劉濞此後20幾年不上朝。從中可以看到文帝的氣度、劉濞的跋扈和中央的衰微。面對弱幹強枝的局面,諸侯王紛紛乘機叛亂,如文帝的異母弟淮南王劉長、城陽王劉章和濟北王劉興居等皆發兵謀反,兵敗自盡。

晁錯的削藩舉措及阻力
面對劉姓諸王的不臣之舉,朝中有識之士向皇帝提出削藩的建議,最著名者為賈誼和晁錯。
賈誼(公元前200年至前168年),洛陽人,18歲即以文才出名,20歲被文帝召為博士,一年後升太中大夫。他是西漢一位不可多得的具有很高文化素養和敏銳政治見解的學者型官員。他針對時弊,提出了一系列政治、經濟改革方案,其傳世之作有其政治論文〈過秦論〉和〈陳政事疏〉(亦稱〈治安策〉)等。他認為諸侯和朝廷本是脛(小腿)和腰、指與股的比例,但因諸侯坐大,已成「一脛之大幾如腰,一指之大幾如股」的不正常局面。他建議文帝「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少其力,力小則易使以義,國小則無邪心」,最後達到「輻輳並進,歸命天子」的目的。
賈誼的巨識宏論,可使漢朝成長治之業,建久安之勢,不失高瞻遠矚的安邦良策,文帝為之悅服,拜賈誼為公卿。但是周勃、灌嬰等一幫思想僵化、見識短淺的老臣,自恃有功,看不起賈誼一介書生,稱他「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侯」,迫使文帝將賈誼外放長沙。賈誼過湘水,作千古絕唱〈弔屈原賦〉,抒發自己壯志為酬、美志不遂的感慨。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鬱怏孤憤的賈誼去世,年僅33歲。但他在〈陳政事疏〉中主張「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削藩思想,還是有影響力的,文帝十六年下令將齊國分為七國,將淮南國分為三國,就是賈誼多封諸侯、使其力量減少的主張之實施。
賈誼之後,另一位主張削藩最力者,是晁錯,他是這場「清君側」的主要對象。晁錯(公元前200年至前154年),穎川(今河南禹縣)人,通曉文獻典故,文帝時任太常掌故,奉命向故秦博士伏生受《尚書》,伏生背誦,晁錯筆錄,是謂今文《尚書》之由來。為文帝寵信,任太子(景帝)舍人,人稱「智囊」。景帝即位,任內史,一年內,升御史大夫,「勢壓九卿」,名震朝野,僅次於丞相。他推行重農抑商政策、主張募兵充實塞下以防匈奴,尤提倡削藩,他認為諸侯勢在必反:「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急,禍小;不削,反遲,禍大。」他的建議打動了景帝,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削楚王東海郡和薛郡,削趙王常山郡,削膠西王六縣。
景帝執行晁錯的削藩計畫,引起各諸侯的恐懼和不滿,尤其吳王劉濞,常思念景帝打死他兒子的舊仇,他已經62歲,是宗師元老,決定領頭起兵,口號是「清君側」,揚言誅殺景帝身邊「賊臣」晁錯,以恢復各王國故地,安劉氏社稷。在檄文中聲討晁錯「侵奪諸侯之地,使吏劾繫訊治,以侵辱之為故,不以諸侯人君禮遇劉氏骨肉,絕先帝功臣,進任奸人,誑亂天下,欲危社稷……故而舉兵誅之,以清君側,以安社稷」,並揚言為準備「清君側」,「寡人節衣食之間,積金錢,修兵革,聚穀食,夜以繼日,三十餘年矣。凡皆為此。」 (《漢書‧荊燕吳傳》卷三五)這句話暴露了劉濞遠在晁錯削藩之前很早就計畫謀反,已準備30餘年,「清君側」無非是個藉口。
劉濞分別致書楚王戊、膠西王卯、膠東王雄渠、濟南王辟光、淄川王賢、趙王遂等六王,互約於公元前154年同時起兵「清君側」。劉濞還約了齊王將閭、濟北王志及淮南王安,但他們為國內親漢勢力所阻,沒有出兵,只有劉濞等七國,史稱「吳楚七國之亂」,乃「清君側」之濫觴。
吳楚七王正在緊鑼密鼓密籌謀反之際,恰巧朝廷削吳、楚封地的詔書分別送到,劉濞認為機不可失,立即謀反,殺死朝廷派駐吳國二千石以下官吏,下令國內14歲以上、62歲以下男子一律從軍,共徵得20萬大軍,起兵「清君側」。劉濞率軍自廣陵出發,過淮河與楚軍會師,向西入河南,直逼關中。趙王還聯合匈奴,南北夾擊長安。
七王反叛的消息傳到京城,景帝手足無措,進退失據,晁錯乘機說原吳相袁盎曾聲言吳王不會叛漢,肯定是吳王重金收買了袁盎,讓袁故意以謠言蒙蔽皇帝,請殺袁盎。袁盎何許人也?袁盎本是楚國人,其父參加過群盜,被強迫遷到安陵,文帝即位,任袁盎為中郎。他善於耍弄權術,以討文帝信任。《史記‧袁盎晁錯列傳》記載了兩件事,很能說明袁盎其人:一次,文帝從霸陵上驅車飛快地馳下峻阪,袁盎騎從,緊緊拉住馬韁,文帝問:「你害怕了嗎?」袁答:「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騎衡,聖主不乘危而僥倖。今陛下騁六騑,馳下峻山,如有馬驚車敗,陛下縱身輕,奈高廟、太后如何?」文帝很為袁盎如此關心自己安危和祖上、太后而感動。
另一件事,文帝攜皇后、寵妃慎夫人陪同到上林苑,袁盎將帝、后安排同一席,請慎夫人坐另一張席,「慎夫人怒,不肯坐。上亦怒,起,入禁中。」袁盎解釋到:「臣聞尊卑有序則上下和。今陛下已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豈可與同坐哉?適所以失尊卑矣。且陛下幸之,即厚賜之。陛下所以為慎夫人,適所以禍之。陛下獨不見『人彘』乎?」袁盎提到呂后將劉邦寵妃戚夫人殘害成「人彘」事,文帝有所觸動,氣消了,告以慎夫人,慎夫人也明白「愛之反害之」的道理,感激袁盎的忠告,賜予袁五十斤黃金。
袁盎會迎奉巴結文帝,也有剛正耿介一面,曾多次批評文帝,因此他在朝廷不能長期擔任要職,被文帝派到隴西(今甘肅臨洮)當都尉。他關心士卒,口碑很好,故士兵打仗英勇,文帝又先後任命他為駐齊、吳官員。袁盎得知吳王劉濞有叛心,他夾在朝廷和吳王之間,處境尷尬,他經常與吳王飲酒以加深感情,又時時勸吳王不要反叛以取信朝廷,袁已算盡職。袁盎調回長安,沒有向朝廷告發劉濞有反心,劉濞派人給他送禮,本屬人之常情。
如此會左右逢源的袁盎,卻和晁錯勢不兩立,「盎素不好晁錯,晁錯所居坐,盎去;盎坐,錯亦去,兩人未嘗同堂語。」晁錯任御史大夫時,曾命人調查袁盎受吳王財禮事,帶有公報私仇性質,景帝赦免袁盎,但將他廢為庶人。這一次七王之叛亂,晁錯又乘機說袁盎參與了預謀,請景帝殺袁盎。袁聞知此事,先發制人,向權勢甚隆的竇太后之侄竇嬰求救,袁也非等閒之輩,他以竇嬰向景帝進晁錯讒言為交易,表示自己可勸吳王退兵。
晁錯之父聽說兒子為了削藩,樹敵過多,從穎川來到長安,勸晁錯道:「上初即位,公為政用事,侵削諸侯,別疏人骨肉,人口議怨公者,何也?」晁錯答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薄,宗廟不安。」其父曰:「劉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歸矣!」晁錯父認為劉氏安定了,可晁氏家族就危險了,「遂飲藥死,曰:『吾不忍見禍及吾身』。」其父已預感大禍臨頭。

晁錯的悲劇結局
竇嬰見景帝,說袁盎可以勸吳王退兵,亂了章法的景帝立即召見袁盎,晁錯在場。袁盎先故弄玄虛地向景帝說:「吳楚叛亂,不足憂也。」景帝不解,袁盎說,「吳有銅鹽利則有之」,但「吳所誘皆無賴子弟,亡命鑄錢奸人」,不可慮。袁盎請景帝斥退左右及晁錯,晁錯恨恨退下,袁盎說:此次吳王發兵,並非反您,而是要「清君側」,針對晁錯而來,「方今計獨斬晁錯,發使赦吳楚七國,復其故削地,則兵可無血刃而俱退。」(《史記‧吳王濞列傳》)
景帝聽說殺晁錯,沉思良久,心想,只愧對晁錯一人而能救天下,值得,說:「顧誠何如,吾不愛一人謝天下。」遂動了殺晁錯的心。命袁盎為太常,位列九卿,命竇嬰為大將軍。任何時代的官僚們都有一個通病:趨炎附勢,見風轉舵。京城原追隨晁錯的官員見狀爭相攀附袁、竇,每日他們二人外出,車騎追隨者有數百人之多。丞相青翟、中尉嘉、廷尉歐共同對晁錯落井下石,上書稱晁「亡臣子禮,大逆無道,錯當腰斬,父母妻子同產無少長者棄市。臣請論如法」。世態炎涼,人情淡薄,晁錯全然不知。
優柔寡斷的景帝本動搖於殺與不殺晁錯之間,見諸臣態度,幻想以殺晁錯換取七國退兵。他派中尉抓晁錯,謊稱上朝,晁不知內情,還穿了朝服出門,不想中尉直接把他帶到東市刑場,連朝服都沒來得及脫,就被腰斬了,還滿門抄斬。
晁錯是位人才,他被冤殺,令人扼腕嘆息。究其原因:一是他步入政壇後,以其深謀遠慮,關心社稷安危,取得了文景父子信任,平步青雲,但開始也僅是掌治京邑的內史,景帝經常使其越職議事,越權行事,背上了人微言輕、越俎代庖的惡名,成為官場大忌、不祥之兆。尤其是景帝過分倚重晁錯,晁忘乎所以,不知輕重,輕易變更法令,朝中大臣不服,積怨過多,又敢怒不敢言。二是削除諸侯,從長遠戰略看,是對的,但他操之過急,不講策略。明代史家李贄在《史綱評要》中說:「削地致反,錯之不善謀也。」削藩主要對象吳王劉濞,時62歲,在當時已屬晚年,晁錯說他「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其實未必,若設法穩住他,他未必叛亂。三是晁錯心胸狹窄、對人嚴苛,司馬遷說他「為人峭直深刻」,他自恃深得景帝信任,廟堂之上,孤傲寡思,武將無所交,文臣皆與仇,舉目無知之者,四顧無助之者,成為朝中孤勢。像袁盎、竇嬰這些有影響、有勢力的權臣,晁錯與他們勢同水火,尤其對袁盎受吳王禮一事,晁錯小題大做,動輒要殺人,「袁盎諸大臣多不好錯」,他也是個製造冤案能手。
司馬遷評論晁錯云:晁錯「後擅權,多所變更(法令)。諸侯發難,不急匡救,欲報私仇,反以亡軀。語曰『變古亂常,不死則亡』,豈錯等謂邪!」可謂入木三分,點中要害。
晁錯之死,校尉鄧公從平叛前線歸來,景帝問:「晁錯死,吳楚罷不?」鄧公曰:「吳為反數十歲矣,發怒削地,以誅錯為名,其意不在錯也。且臣恐天下之士鉗口不敢復言矣。」上曰:「何哉?」鄧公曰:「夫晁錯患諸侯強大不可制,故請削之,以尊京師,乃世之利也。計畫始行,卒受大戮,內堵忠臣之口,外為諸侯報仇,臣竊為陛下不取也。」(《漢書‧袁盎晁錯傳》)景帝才恍然大悟,知道吳王已準備謀反數十年了,所謂「清君側」只是叛亂的藉口,冤殺了晁錯,忠臣不敢進言了,景帝感到鄧公之言有道理,就封他為城陽中尉。
景帝見吳楚仍在進攻,想起袁盎說過可去勸吳王退兵,便派太常袁盎和宗正劉通去見吳王。他們來到正在圍攻梁國的吳軍陣前,希望見吳王,劉濞避而不見,袁、劉說要宣讀皇帝詔書,劉濞說:「我現在就是『東帝』,難道還要拜受別人的詔書嗎?」劉濞還要扣押袁、劉為人質,袁、劉見大事不妙,逃到梁國,再返回長安向景帝報告,景帝這才丟掉幻想,準備戰鬥。

平定吳楚七王之亂
景帝派周亞夫為太尉,統領平叛軍隊。周亞夫曾屯軍細柳(今陝西咸陽市西南)防範匈奴,因治軍嚴格,受到文帝稱讚,文帝臨終對景帝遺言:「即有緩急,周亞夫真可任將軍。」周亞夫臨危受命,建議讓吳軍圍困梁國,朝廷大軍不救梁,僅令梁死守,而自己去斷絕吳軍糧道,待吳軍缺糧自亂時,再攻吳軍。周亞夫這個戰術,要冒風險,因為梁王乃景帝胞弟,被圍困而周亞夫不救,很可能會結怨梁王。景帝飢不擇食,也沒想那麼多,就批准了該計畫。吳楚聯軍進攻梁國棘壁(今河南柘城東北),殲梁軍數萬人,「梁王恐,遣六將軍擊吳,又敗梁兩將」,梁軍退守睢陽(梁都,今河南商丘市),周亞夫已抵滎陽,梁王請救,周依原計畫按兵不動,梁王極為惱怒,「上書言景帝」,景帝念手足之情,違反與周亞夫商訂的作戰計畫,令周亞夫救梁,周仍不為所動,集中兵力斷絕吳軍糧道,梁王遂懷恨周亞夫。在此情況下,梁王只得依靠本國力量,派韓安國和張羽為將軍,「跪送」他們出征,由於「張羽力戰,安國恃重」,「折吳兵於東界」,吳楚大軍久攻梁不下,轉而去攻漢軍,企圖與周亞夫決戰,周堅壁不戰,加緊斷掉吳軍糧道,吳兵糧盡兵疲,開始退兵,周亞夫反擊,大破吳楚聯軍。
劉濞僅率幾千人逃走,企圖退保長江以南丹徒(今江蘇鎮江)老家。漢朝派人在吳軍中策動東越(今福州)人反吳,東越人設計殺了劉濞,將頭顱送到長安。劉濞之子劉駒亡走閩越。楚王劉戊聞吳王兵敗被殺,遂自殺。七王之亂至此被平定。景帝五年(公元前152年)封周亞夫為丞相,竇嬰為魏其侯。
吳楚已破,景帝命袁盎為楚相,袁上書建言,景帝不用,袁自討沒趣,就稱病賦閒。景帝經常派人找袁盎問籌策。景帝胞弟梁王問袁盎,有什麼辦法可以繼承兄位稱帝,袁盎反對「立弟為嗣」,「梁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刺盎」,有個刺客至關中見袁盎說:「臣受梁王金來刺君,君長者,不忍刺君,然後刺君者十餘曹,備之。」「袁盎心不樂,家又多怪,乃之棓生所問占。還。梁刺客後曹輩果遮刺殺盎安陵郭門外。」司馬遷評袁盎曰:「雖不好學,亦善傅(附)會,仁心為質,引義慷慨」,「初寵後辱」也。(《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漢景帝劉啟謹遵守祖訓,墨守成規,不過是個平庸的守成君主,從「清君側」事件中可以看到他對大臣(晁錯、袁盎乃至爾後的周亞夫)的態度,用而生疑、疑而罷免、免而殺之,不分曲直是非,自殘膀臂。史稱「文景之治」,平心而論,景帝在很大程度上是沾了文帝的光。景帝可稱道的主要是平定吳楚七國之亂,將諸侯王權收歸中央,實現了國家統一,對於他來說,也是不容易的。
by frost515 | 2007-01-08 20:32 | ☆史學知識☆